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、八一勛章獲得者程開甲院士,17日上午在北京逝世,享年101歲。一時間,緬懷中國“核司令”的文章在朋友圈廣泛傳播,人們自發地追憶這位為國鑄盾隱姓埋名、披肝瀝膽奮斗終生的世紀老人。回望百年人生,程老曾說過:“我這輩子最大的幸福,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,都和祖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。”祖國不會忘記,人民不會忘記,今天就讓我們用程老生前留下的珍貴影像,緬懷這位共和國的脊梁。
一生為國鑄盾,映照百年風云。2017年7月28日,在建軍90周年之際,百歲老人程開甲被中央軍委授予軍隊最高榮譽——“八一勛章”。獲獎后的老人接受了本臺專訪,這也是他生前留給我們的最后影像。
1一紙調令,他的命運與核武器的研制緊緊連在了一起
程開甲是我國核試驗事業的開創者之一、“兩彈一星”元勛、“八一勛章”獲得者,也是我國國防科技跨越式發展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之一。
程開甲1918年出生于江蘇,1946年到英國留學,獲得博士學位。他放棄了英國皇家化學工業研究所的職務和高薪待遇,帶著滿滿兩箱書,踏上了回國之路。
上個世紀60年代,是我國核武器研制最艱難的時期,無論從理論上還是技術上,都是一片空白。在南京大學任教的程開甲,接到一紙調令,來到中國核武器研究所。從此,他的命運與核武器的研制緊緊連在了一起。
2羅布泊的聲聲春雷 他成為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
1961年,在原子彈理論上取得不斐成績的程開甲來到羅布泊,帶領團隊轉入核試驗技術的研究。為了盡快取得突破,程開甲進入到了忘我的工作狀態。
廢寢忘食、舍生忘死,這種幾乎瘋狂的工作狀態,源于他心底強烈的責任感,也源于國家的信任和囑托。
(在程開甲工作過的辦公樓舊址,殘墻上的標語口號,就是他當年工作的真實寫照。)